在集算器中,如果一个单元格有值,那么在计算格或者执行格中,就可以直接使用单元格名称引用单元格值。有值的单元格可以是常数格、计算格,也可以是被执行格赋值的其它单元格。单元格名称由列号字母和行号整数组成。如:
|
A |
B |
1 |
3 |
=3*5 |
2 |
=A1*B1 |
|
3 |
=B2 |
>B2=3.14 |
4 |
=B2/2 |
|
A1是常数格,B1是表达式。A1与B1的值,都可以作为参数使用,B1和A2中的结果如下:
B2中未设定常数,且没有表达式,这样在A3中调用B2中的格时结果为空,实际上,任何一个单元格的初始值都是null。
B3为B2设定了格值,此时再在A4中调用时,B2的值就已经被设定为3.14了,A4结果如下:
可以注意到,如果一个单元格中的值不为空,默认情况下会用底色淡黄色表示。
在集算器中,单元格参数可以直接使用,不需事先声明也不必定义参数名,同时查看方便,因此应用最为广泛。
如下面的程序用单元格参数,存储计算累计值:
|
A |
B |
C |
1 |
=demo.query("select * from CITIES") |
|
|
2 |
|
|
|
3 |
for A1 |
if A3.POPULATION>500000 |
>A2=A2+1 |
4 |
|
else |
>B2=B2+1 |
在A3中遍历城市数据,如果城市人口大于500000,则在A2中计数,否则在B2中计数。计算后,A2与B2中结果如下: